(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采摘的时候,要用提采的方式,手捏着这个芽,从下往上提,不能用指甲去掐,如果用指甲去掐的话芽底拿回去煮成茶之后会变成红色,会影响茶的色泽和外观……”1月29日,“科技助农科技兴农——筠连县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有机茶叶种管技术培训暨筠连县2023年第一期筠州茶匠培训”在筠连县银星村万亩茶园开班。
春回大地,新茶吐绿。随着春节过后气温的回升,在筠连县不少低海拔地区,茶树已经开始吐露新芽,茶农也开始陆续采摘,茶叶生产企业相继开机生产。为帮助茶农搞好茶园管理,指导茶农高质量采摘新茶,提升茶企加工品质,筠连县组织科技特派员服务团走进茶园,为当地茶农和茶企提供技术支持。科技服务团有针对性地组织当地8家茶企的23名技术员和20余名茶农,一边通过院坝培训讲授理论知识,一边通过现场操作指导提高实践经验。
“我们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是茶叶,专家今天给我们讲了怎样施肥、怎样采摘、怎样管理。听了专家讲课,我们对以后的经济收入更有底气了。”培训结束后银星村茶农马朝均说道。
“得到教授们的指导,我们今年技术各方面都有所提升,希望给我们茶企业带来更好的收益。”参加培训的凤鸣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文燕说道。
筠连现有茶园面积30万亩、茶农4.91万户、茶叶加工企业120个。为确保春茶应采尽采,提高效益,筠连立足“早茶”“早采”“早指导”,通过专业的茶技艺培训,提升茶叶产业从业人员实用技术水平,推动茶叶产业发展。
“今年的春茶马上就开始采摘制作了,这次培训意在把一些比较先进的相关技术给企业传达,茶园的管理和采摘培训,尤其是对施肥这块培训,做了重点的强调,希望茶农能够按照培训的要求,把茶园管理水平提高上去,不断提高茶叶的经济效益,从而推动筠连乡村振兴的早日实现。”科技特派员服务团的专家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学院副院长罗学平表示。
近年来,筠连县以振兴川红、筠红为己任,立足川红工夫发源地、宜宾早茶主产区优势,构建了以“川红工夫”为核心,精制绿茶、苦丁茶为补充的“一红两绿”特色产品体系,实现了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2022年,全县茶农收入实现14.31亿元,综合产值达75.1亿元。(文/图 张华 毛自杰 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