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热议:重庆公安:警惕以防疫为名实施的诈骗

2022-11-13 16:13:50


(资料图)

近期,重庆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一些诈骗分子抓住人们对疫情防控政策的关注心理,借“疫”之名,疯狂实施电信诈骗。为此,重庆公安向广大市民发出提醒,请广大市民勿轻信,不转账,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不乱点不明链接,不和陌生人屏幕共享,时刻绷紧“反诈”这根弦。

10月底,在家中的小王接到自称是来自“xx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话,告知小王上月初在医院就诊时与新冠阳性患者接触过,属于密接人员,需添加公安机关工作人员QQ方便联系,小王挂断电话后赶紧添加了对方QQ。

添加后,一位自称是“公安民警”用户的,通过QQ聊天告知小王,需立刻退出微信,并下载名为“zoom”的软件申报个人信息并加入会议聊天室,否则渝康码将由绿转红。小王照做后,对方称小王的个人信息被严重盗用,需点击链接配合调查,小王在会议中点开对方发来的链接后,打开是一份“法律文书”的照片,小王信以为真,便在对方的引导下退出了自己的苹果ID,在自己的手机上登录了对方提供的苹果ID。此时对方提出需缴纳“取保候审保证金”,以小王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账户会被资金冻结为由,让小王将所有资金转到一张银行卡内,并告诉其银行卡的账号及密码。小王照做后,对方又让小王添加另外一个自称“工作人员”的QQ好友,并提供支付宝账单截图、借呗贷款信用截图,该“工作人员”以验证信用信息为由要求小王下载拍拍贷,但由于小王信用额度不够,未能申请成功。此时该“工作人员”让小王找朋友借钱凑2万块,小王终于发觉被骗,可是苹果ID无法登录手机,银行卡取款密码也被他人修改,共计损失8000余元,遂报警。

据重庆公安相关人员介绍,一些诈骗人员打着“xx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公安民警”幌子,以渝康码异常、检测到行程与新冠感染者有交集、核对行程轨迹等理由,要求市民配合转账验明身份信息,下载APP或者点击不明链接填写个人信息实施诈骗;通过建立“xx防疫知识讲座”微信群,在群里发小额红包,附带刷单任务诱导市民转账从而实施诈骗;通过电话联系受害人,自称是国家防疫办工作人员,诱导市民点击钓鱼网址,骗其填写个人信息、银行卡信息、引导其转账等,从而实施诈骗。

“如遇自称‘社区人员’‘防疫办工作人员’等陌生来电,请千万谨记:涉及疫情防控及流调工作,不会要求您下载某APP或提供银行卡卡号、验证码等,更不会要求您网上转账!当接到不明来电提出上述要求,一定是遭遇电信网络诈骗!事关疫情相关政策,请向物管、社区或街道工作人员电话或当面核实。”重庆公安提醒,不要随意加入陌生群聊,更不要去参加所谓“完成任务返利”,这实际是刷单,刷单本身违法,且多半是诈骗。(文 龚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