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快资讯:山东省大力实施农业强省战略

2022-12-11 08:01:45

近年来,山东坚持农业强省战略,以约占全国6%的耕地和1%的淡水,生产出约占全国8%的粮食、11%的水果、12%的蔬菜、13%的水产品,农产品出口1257.4亿元,连续22年位居全国第一位,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在农业强国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山东省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山东省历来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排头兵”,在农业强国建设中走在全国前列,发挥引领、示范和标杆作用,率先建成农业强省。作为农业大省,山东开创了全国多项第一,包括农产品加工值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渔业经济总产值超过4000亿元;农产品出口额连续22年领跑全国;肉蛋奶总产量居全国首位;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居全国首位;国家级海洋牧场54个,占全国40%,数量居全国首位;规模以上农业企业10200家,数量居全国首位;农业社会化服务主营收入达224.7亿元,居全国首位;农机总动力约1.1亿千瓦,居全国首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山东省将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发展农业的首要任务。全省粮食总产连续8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在全国率先突破万亿元,累计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500个,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山东2021年粮食总产首次突破1100亿斤大关,其中夏粮生产克服秋汛晚播、病虫害偏重偏早发生、后期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呈现出“产量高、质量高、价格高”丰产丰收的可喜局面,全省夏粮总产量527.44亿斤、单产440.03公斤/亩,双创历史新高。“菜篮子”产品产量多年稳居全国前列,常年蔬菜产量稳定在8000万吨左右,肉蛋奶总产量1500万吨左右,水产品产量800万吨左右。截至2021年底,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778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4762万亩;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81%。全国农产品数字化百强县,山东省有17个县(市)上榜。

图表1:2012-2021年山东省粮食产量(单位:万吨)

来源:山东省政府网站

二、地标性农产品享誉全国

山东拥有许多享誉全国的特色优质农产品,如章丘大葱、龙山小米、日照绿茶、乳山牡蛎、沾化冬枣、阳信鸭梨等。地理标志作为一种国际公认的重要知识产权,其产品产自特定地域,蕴含着当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山东省具备发展地理标志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在世界玫瑰主产区中,山东省平阴玫瑰的栽培历史悠久,比世界“玫瑰王国”保加利亚还早近千年。平阴县让玫瑰这种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富民产业。在玫瑰镇有30多家玫瑰加工企业,将最新鲜的玫瑰融化进玫瑰花茶、玫瑰花酱、玫瑰蜜饯、鲜花饼、玫瑰酒、玫瑰精油、化妆品和保健品之中,形成了集玫瑰种植、加工、交易、旅游等于一体的产业生态。2021年,平阴玫瑰农产品亩均收益增长76%,企业营销收入增长41%,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由2018年的30亿元,提升到2021年的60亿元,带动全县5万余户花农增收致富,向社会提供就业岗位1.3万个。除了平阴玫瑰之外,山东省金乡县和兰陵县还是“大蒜之乡”;全国8个“生姜之乡”有5个来自山东,莱芜、平度、昌邑等都是生姜之乡;潍坊安丘是“中国姜蒜之乡”;枣庄的滕州是“中国马铃薯之乡”。

山东率先在全国发布省级农产品整体品牌,推出了“齐鲁灵秀地、品牌农产品”山东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山东深化培育寿光蔬菜、金乡大蒜、章丘大葱、沾化冬枣、栖霞苹果、莱阳黄梨、青州银瓜、乐陵小枣、潍县萝卜、平阴玫瑰、菏泽牡丹、日照绿茶、德州扒鸡、文登西洋参、乳山牡蛎、蒙阴蜜桃、夏津椹果等农产品品牌。截至2021年8月,中国各省区市和外国在华已注册地理标志商标为6381件,其中山东省844件,山东省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81件,地理标志商标和农产品地理标志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对当地就业、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地理标志扶贫兴农富民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产业兴旺带动山东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2021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794元,首次突破2万元关口,增速高出城镇居民3.3个百分点。按照《山东省推进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方案》,到2025年,山东将打造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00个,知名企业产品品牌500个,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数量超过10000个。

三、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

山东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力促进粮食稳产增产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截至2021年底,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81%。全省以农业产业集群为载体塑造国际农业竞争新优势,在农业国际竞争力、科技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全面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农业某些重要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山东省涌现出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农业产业集群,如寿光蔬菜产业集群、金乡大蒜产业集群、烟台水果产业集群等,形成了农业发展的“优势块状经济”。龙大、得利斯、中裕等一大批龙头企业创新发展,新型经营主体数量居全国前列。山东注重突出集群的区域特色,推动更多先进要素向产业集群集聚,形成一大批辐射带动能力强、全产业链条、数字技术驱动、具有世界影响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塑造山东农业在国际农业竞争中的新优势。山东省还出现了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直播带货”成为新农活,农业生产尽显“科技范儿”,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势头良好。

山东省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在各生产环节培育一批数字化应用场景,加强“三农”基础数据归集,推进数字技术与农业全产业链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助力农业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从2016年的7742万亩增加到2021年的8000万亩左右,而农业用水量则较2016年减少了7.6亿立方米。在淄博生态无人农场,遍布田园的墒情传感器正不知疲倦地收集着“情报”。传感器发出提示:“1号地块缺水,请浇水。”农场智慧云平台接到这条“急电”,经过十几秒的自动研判,随即向田间自走式水肥一体喷灌机发出指令,喷灌机开启精准浇水作业。在前期实施48处大型灌区和120处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基础上,山东省近两年又投资213亿元,完成65处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基本实现了灌溉计量到用水单元。农业灌溉用水实行按方计量、按户收费后,每亩年均节水25立方米,全县年均节水达到2000万立方米,节水量占全年引黄指标的30%。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近年来,山东省持续深入实施农业良种工程,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优质品种选育取得新突破,新品种规模化产业化开发取得新进展,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山东省农科院实施“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腾飞行动、全国首个省级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开展包括主要农作物、畜禽、林木、蔬菜以及特色经济作物等方面的育种,“十三五”以来育成新品种500多个。“济麦22”曾创造我国冬小麦高产纪录,连续9年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至今已累计推广3.3亿亩,全国利用其为亲本育成的审定品种100多个,为全国小麦增产及新品种培育立下了功劳。“济麦44”是山东省农科院继“济麦22”之后,自主培育的超强筋小麦新品种,今年6月9日,以亩产801.72公斤的成绩刷新全国超强筋小麦单产纪录,有力解决了强筋小麦商品粮依靠进口的难题。山东农业大学果树专家陈学森经过10多年努力,利用“果树多种源品质育种法”等技术,培育出梨的新品种“山农酥”,果实硕大、香酥脆甜,抗氧化、耐贮藏,第二年就能结果,带动种植业的转型升级,种苗供不应求。“山农酥”单个均价50多元,亩产值近30万元。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地,搭建了产业振兴聚合平台,带动了当地9个行政村增收致富,探索出了一条为农民增收、为产业增效的“生态高值农业”新模式。(分析师 郭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