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并购陷入资本游戏怪圈,监管“红绿灯”亟待设立 天天新要闻

2023-03-02 10:37:59

过去几年,药品零售连锁行业风云际会不断,无不彰显药品零售仍然是个好生意。

2023年2月,欧洲老牌私募CVC Capital Partners宣布全面收购中国西北地区领先的零售连锁药房集团西安怡康医药。1月,全国最大的零售连锁药店之一大参林宣布计划募资超30亿,用以在未来三年内新增3600家门店。2022年,健之佳斥资20.74亿买入河北唐人医药100%股权,宣告“中国药店史上最大金额并购案”的诞生。

如业内人士所言,市场化的并购往往都是本着美好预期的双向奔赴,力图实现1+1>2或者=3的协同效应。从过去几年的实践来看,一些有产业背景积淀的并购也确实帮助企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但另外一方面也不得不注意到,市场上玩家风云变幻,有人高歌猛进,有人却已黯然离场。尤其是纯粹依托资本游戏而进行的并购整合,往往并不那么容易成功。

在几年之前凭借“先开枪、后瞄准”的粗放式打法大肆在业内收购超万家实体药店的高济医疗,如今就似乎已经开始有了偃旗息鼓之势。在连续两年的疯狂收购之后,高济医疗进入了长达数年的整合过程,而正是在整合之中,旗下药店接连爆出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哄抬防疫物资物价等性质恶劣的事件,凸显出无产业背景的资本靠简单粗暴整合行为的弊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间,作为公共卫生服务领域的一个重要端口,药店本应扮演好专业的药事服务提供者的角色,但很显然不少资本速成模式之下的药店,往往没能承担起这样的责任与担当。如果从商业上来说,整合的失败只是财务报表上的一串数字,那从对千家万户老百姓医疗服务的需求响应上来讲,各类频出的问题或许才是亟待相关部门监管的重要话题。

老牌企业小步快走高价并购套路颇深

尽管在过去几年宏观行业环境并不好的影响之下,药品零售行业仍然在高歌猛进。只是不同的玩家有不同的做法。

传统连锁龙头的做法是,小步快走,多点开花。

如果将几家大型传统连锁龙头的市场扩张战略打法放在一起对比其实不难发现,基本的模式是一样的,无非是“自建+并购+加盟”。而从比例来看,自建与加盟占优。

比如大参林。2022年前三季度,大参林累计净增门店1385家,其中并购而来的,仅22%。

益丰药房也大概如此。2022年前三季度累计增加的2116家门店中,新开店与新增加盟店平分秋色,分别为817家和821家,而剩下的20%,才是并购而来。

高济医疗,则选择了另外一种不同的模式:高价收购,跑马圈地,用尽蛮夷之力,颇显无序扩张之势。

与多年深耕药品零售行业的几大龙头公司不同,2017年才成立的高济医疗,无疑是行业新兵。行业积淀上尚不丰富的同时,豪赌的性格却不遑多让。这也形成了后续为行业所熟悉的高济医疗收购药店的特点:出价高、决策快、不对赌。行业人士对此的评价是:先开枪,后瞄准。

甚至这种风格还影响了被高济收购的连锁药店的企业家。

2018年,安徽本地药品零售商滁州华巨百姓缘大药房宣布与高济医疗签署合作协议。在此之前,华巨百姓缘就希望能够把当地其他县、乡、镇区域市场的药店扩大收购,但并不顺利。而在合作之后,似乎是得到了高济的“真传”,很快就定下了新的策略:溢价收购。

或许也正是因此风格,凭借300亿元的巨量资金,据传高济医疗在2年左右的时间内即完成了超过万家连锁药店的收购。

这一速度远超传统药店的自建模式。要知道,即便是每年自建门店数量最多的一心堂,2017年之后的五年时间里,自建门店总数还尚不足5000家。

只是囿于一些区域龙头的影响力以及战略考量,高济医疗所收购的大多是二三线乃至四线城市的药房,而这种非核心区域“散兵游勇”式药房跑马圈地般的收购,除了贡献了并购成绩单上的亮眼数字之外,或许也为日后频繁暴雷埋下了伏笔。

事实上,想要通过并购投资来提升产业能力、提升效率,无疑是一件需要长期付出的工作。对于药品行业的并购来说尤其如此,1+1并不总是大于2或是等于2,还有可能是1,甚至是0。

在两年的大肆扩张之后,高济医疗开始进入低调模式,对外称是要对收购而来的大量药店进行整合与消化。根据官方网站信息,高济医疗当前已有超过10000家连锁实体门店,遍布全国20多个省,因此称自己为“中国医药零售行业的巨擘”。但多年时间过去,这10000家药店整合到何种程度,外界始终不得而知。

高济医疗称从未将自己“仅仅视为一家只能提供药事服务的巨型连锁药店”,但从新浪微博、知乎等多个平台的网友发帖来看,目前仍在运营的不少药店仍然因药价虚高、疫情期间哄抬价格等而倍受吐槽,显然,这与高济医疗一直所宣传的“智慧化赋能”“医+药+健康管理”的目标相差甚远,整合的效果如何不言而喻。

微博截图

资本速成模式弊端尽显 低级错误与陷阱仍在上演

过去十余年,中国企业并购重组可谓波澜壮阔,踩过无数“地雷”和“陷阱”,许多低级错误在如今的企业并购重组中仍然不断上演。

以在并购途中狂飙的医药连锁企业为例,随之而来的商誉高企问题及隐忧也困扰企业管理层,这也是医药连锁行业被广为诟病的一个风险。正如益丰药房在年报中提醒的,“并购门店经营不达预期则存在商誉减值风险,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对全体股东造成损失。”

而尽管已经进入低调模式,但从不断爆出的新闻来看,高济医疗和旗下药店似乎总是避免不了“出事体质”,很难向投资人交待。

2018年12月,高济医疗因在收购河南好一生股权时未已发申报,涉嫌违反《反垄断法》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处以40万元人民币罚款的行政处罚。2020年2月,高济医疗旗下上海万芸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新村路店因涉嫌哄抬疫情防控物资物价被查处,被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列为违法典型案例。2020年6月,高济医疗旗下康佰馨大药房董事长李东因涉嫌销售假冒3M口罩案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2021年12月,高济医疗旗下北京高远百康山水大药房因未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造成疫情传播危险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点名批评且成为医药领域首个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企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