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管控放开,消费会马上变好吗?

2022-12-07 17:46:34

11月30日,广州海珠、天河、番禺、荔湾等区陆续发布通告,宣布解除所有疫情防控临时管控区。


(相关资料图)

进入12月,上海、昆明、杭州、石家庄、重庆、太原、北京等地陆续解封,努力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的影响。中国终于与全球同步,逐渐进入把新冠当流感处理的后疫情时代。

疫情三年,线下生意受到极大影响,近50万家餐饮门店倒闭,近三年成立的新消费品牌80%处于濒死状态……疫情防控全面解封,无疑给线下生意打了一剂强心针。

那么,疫情管控放开,消费就会马上变好吗?消费者会害怕被感染反而不敢出门消费吗?放开后必然带来的超高感染率会影响到消费吗?经过疫情三年的“炼狱”,消费者购买力还在吗?消费企业老板如何应对这个乍暖还寒时刻?

围绕疫情后时代可能发生的问题,蓝鲨消费特别策划了“疫情管控放开,消费会马上会变好吗?“的选题,并采访了消费行业不同领域的创始人,下面是他们的看法:

消费者谨慎,但新项目依然爆满

地点:青岛

自述:荷田水铺创始人金智洢

虽然我们还没有收到官方正式放开的消息,但在青岛,疫情防控政策确实已逐渐放松,除了银行等一些公共场所需查验核酸证明外,很多地方无需扫码已经可以进入。

总体来看,目前消费者还比较谨慎。但与过去几天相比,公共交通乘坐的人明显多了起来,购物中心的人流量也处于持续恢复过程中,荷田水铺的门店也再次迎来了上涨的订单量。此前,由于疫情的不时封控,我们只能线上销售,或全城静默时关门了之。(因为商场都封闭了,外卖也进不去。)

疫情对于营业额的影响显而易见。疫情前,门店每天大概能卖几万块钱,但疫情反复,营业额时好时坏,好的时候能卖到1万六七,差的时候可能就几千块钱。政策放松后,日营业额又从1万多稳步恢复。

疫情期间,开源节流是必须的。我们也进行了一小部分的人员优化,但更多的是进行了其他方面的调整。比如供应链上,我们优化掉原来可有可无的,可以直接用同类产品替代的类别,变得更加精简和紧凑,进一步降低了资金的占用量。同时,培训方面的业务也适当减少,优先确保账面资金的充裕,让我们活下来。

今年我们原计划加速扩张的,但疫情的封控(反过来)为我们提供了积淀缓冲的时间,让我们能够夯实产品、供应链、团队……查漏补缺。

最近几天,青岛的气温已明显下降,白天最高气温6℃左右,但也阻挡不了年轻人体验荷田水铺新项目——围炉烤物的热情。这是我们在疫情封控期间打磨出来项目。每天从上午11点左右就开始上人,一直持续到晚上六七点,基本上处于爆满的状态。目前,围炉烤物本周的订单已经约满,接下来的几周都有人预订。

我一直认为,品牌建设本身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基底扎得越深,后面才能跑得越快。疫情封控期间,我们一刻也没有停歇,干了很多事——比如研究生姜系列等适合冬季饮用的产品;比如围炉烤物,这是融合国风的院子、专门的器具、传统的茶文化等诸多因素为一体的体验项目。

2023年,如果没有疫情反复,我们计划开拓1000家门店和渠道,涵盖情境打卡、朋克养生等多种模式。

消费短期仍会遇冷

地点:成都

自述:甘食记成都肥肠粉

(创始人/传承人)甘乐

成都今年从7月中旬起就不太“消停”。疫情的反复加上限电,导致了传统意义上的品类旺季提前结束。今年下半年门店的营业额只能达到去年同期的60~70%左右。疫情虽然(现在)慢慢放开了,但消费信心并没有(马上)回来。ShoppingMall想要回到2019年以前的平均值是不可能的。疫情催生了商圈去中心化。商业的本质其实就是从中心化到去中心化,从有中间商到去中间商的过程。

长时间的管控,我们也意识到了线上触达消费者的重要性。今年7月开始,我们就在抖音上打造品牌全矩阵,从创始人IP号,再到全域门店号。线下其实就是选址,过去我们90%以上的门店都开在ShoppingMall。现在,我们打磨街边店和迷你店。管控虽然放开,但是恐慌是真实存在的。在社交场景大面积减弱的情况下,大多数消费者生活方式两点一线,门店选址也要向消费者靠拢。

今年,我们的战略目标就是不盈利。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我们更多考虑的是如何让我们的品牌和加盟商活下去。如果区域门店封控,我们会对应的给门店进行政策上的减免。我们也花了大量的精力去辅导加盟商如何做外卖和抖音的标准化运营。从结果来看,目前抖音所带来的营业额平均可以占到总营业额的10%左右,外卖可以占到20%~30%左右。

这轮防控政策的放开,我们预计短期之内还会进入到消费冷静期。真正迎来回暖可能是明年的3-5月份,市场会回到消费的本质,物优价廉的阶段。

未来半年,我们还得接着勒裤紧腰带过日子,要保证自身现金流充裕。同时,我们还会不断打磨自身连接用户和提高复购的能力,尽可能减少固定成本,以防止未来的不确定性。

我们会继续向消费者靠拢,主打街边店和迷你店。我们的标准店投资还是比较高,迷你店和街边店的投资会减半。这样无论是加盟商的开店成本,还是我们直营拓店的成本都会进一步减少。我们的经营策略是做小、做精和全时段经营。我们在标准店排名靠前的产品中,选择了10款,并且增加了小份款。目前,我们天府广场样板店的初期数据反馈还是不错,每天靠外卖订单和早餐时段可以分别增加1000元和800元的营业额。

未来一年,我们的目标仍然是新增200家门店。但有多一半是街边店和迷你店。传统的商场店只会占一小部分。产品组合要变得更刚需,主食类产品也要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门店经营上,要做到多渠道、多场景覆盖,解决早餐、外卖和休闲时段连接性的问题。

未来生意“回血”上限可能是过去的80%

地点:北京

自述:武圣羊汤创始人王刚

过去,我们沉湎于直营店的建设和运营,不愿开放加盟,也不愿拥抱资本,但是三年疫情,面对复杂且艰难的市场环境,我们对过往的经营思路和方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也开始重新思考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疫情三年,武圣始终处于亏损状态。三年以来,我们重点思考了直营店和加盟店轻资产运营这件事,将过往的战略和心理接受程度等都进行了调整。

未来我们在各方面都更倾向于“轻”运营:

1、将加盟业务变为主力,争取占到公司营收的百分之六十。

2、从过去的堂食为主变为外卖为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增加了门店产品的丰富度,相对过往更加平衡、更有适应力。

3、从做深做细变为了做全做广。家常菜是典型的受影响较小的品类,由于其丰富度高、单价低、更有特色,更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当然,即便恢复了堂食,但由于年前人员流失大,年后也会延迟复工复产,消费意识不能快速打开等因素,导致今年年末和明年年初已经没有什么红利期可言,所以我们要做好持续亏损的准备,预计到2023年九月才能逐步开始“回血”。

三年来,其实我们对于疫情的反反复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建设,有足够的的承受能力。因为做生意不能违背社会性,生意人就是要在社会性下生存 。

接下来,我们要紧抓“降本”,减少包括但不限于人力成本、办公室体量等方面的投入,增加成本更低的替代产品(比如过往成本40%的产品占80%,今后会变为成本30%的产品占80%) ,覆盖更多经济能力有限的人群。

不可否认,疫情让中国经济按下了暂停键,过去50分的市场能力水平降到了10分,即便“回血”,也只能恢复至过去的70%——80%,从过去的大、高、贵,变为小、低、廉,生意机会也会大幅减少。

后疫情时代,我们能做的就是更加深刻的思考如何更好地求生存某发展,改变过去的思维模式,力求将传统的餐饮行业变得不传统。

过去的亏损已成事实,无法弥补,我们能做的只有放眼未来,寻找更多发展和盈利的可能性。

当下最焦虑的,是否能吃上寒假的红利

地点:北京

自述:万域芳菲创始人郁菲

从2020年的新冠疫情发生至今,教培行业受到的冲击大家有目共睹。万域芳菲也不例外,三年来经历了数次 “被关停”,少则十几天,多则数月,直到今天(12月5日)我们依旧未接到开业通知,各方面压力都很大。

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拥有较为健康的现金流。每一次的“停冰期”,我们都能够沉下心“苦练内功”。2020年,我们将冰上舞剧《踏冰逐梦》的剧本从1.0升级到了2.0,这也为其2022年被列为“冬奥文化遗产”做了强有力的积淀。

在这一次的停冰期,我们开发了线上商城,会员无需到冰场就可以买到他们需要的周边。此外,我们还开通了线上直播课程,安排包括世界冠军、全国冠军等在内的业内大咖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直播,还会让他们录制陆地课的教学视频发布至小程序,会员可以免费观看,以此号召大家停冰不停练。

今年我们还将冰场进行了重新装修,做了“二层”的建设,虽然投入巨大,但希望疫情结束后会员们来到冰场,能够眼前一亮。

这一系列的动作,除了希望未来我们的收入品类足够丰富和健康,不至于一停冰就没有任何收入外,更重要的是不能因停冰而切断了和会员之间的联系,要不断增加会员的满意度、信心、活力和粘性,不让小朋友们因停冰而终止这项爱好,也不让冬奥经济带来的红利很快消失。

冰上运动培训虽然没有明显的淡旺季,但有明显的爆炸点——寒暑假。而当下,室内外体育经营场所大部分在关闭状态,是否能吃上寒假的红利,也是我们当下最焦虑的事情之一。

很多人认为疫情放开管控后,消费一定会有爆发性增长,其实不然。我认为,并不存在所谓的”报复性消费”,因为有些时间过去了就是过去了,是补不回来的。就像我们三个月没剪的头发,疫情结束只能剪一次,而不是三次,所以不太可能突然有井喷,但一定会保持缓慢但持续的上涨。

经过今年寒假的积淀,预计明年春天会回到比较正常的水平,明年下半年有上涨机会,冬奥后的(冬季运动的)群众基础也会在那时逐渐展示出来。

虽然我们原本的计划被打乱,但希望明年春暖花开之时我们也能迎来属于我们的春天,开始冰上舞剧《踏冰逐梦》原计划的全国巡演,并加快在全国落地几个冰上中心,特别是能够去到更多的南方城市,让南方的朋友近距离的感受冰上演出的魅力,让他们也可以上冰学习冰球和花样滑冰。

现在,我们国人对美育教育的认知已经被培养起来,特别是对下一代的付出,无论经济环境的好坏都不会影响家长“鸡娃”的热情。我们能做的就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健康的美育教育基地,让孩子有全方面发展的机会。

疫情的发生在长远看来只是历史的小小尘埃,相信中国的经济一定会蓬勃发展,当下我们不过是遇到了一个坎,让整个行业都经历了洗牌,只要迈过去,一定会迎来春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