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要开车出行,却被其他车挡住,又没有联系电话。重庆市江津区圣泉街道乾和珑湾小区居民小王不紧不慢地掏出手机,扫描墙上的二维码门楼牌。“嘀”的一声,小王顺利进入链接直达的“警快办”页面,在涉及户政、车驾管、出入境等336项民生警务中一键选择“堵路挪车”,直接与车主通话,顺利出行。而能够解决小王难题的关键,就在于其小区墙壁张贴的“智慧门牌一码通”。
(资料图)
以一张小小的“二维码门楼牌”为切入口,在黑白点线、方寸之间逐步构建起一个“一标三实+N”的“码上乾坤”。近年来,江津区公安局在重庆市公安局治安总队指导下,立足辖区实际,自主研发,率先投用“智慧门牌一码通”。该二维码以门楼牌为载体,积极探索全社会各领域的“定制化”扫码应用服务,真正实现一码多扫、一码通办。目前已在江津全域制作安装60余万张。
一条条小小的数据,守护着万千百姓的平安幸福。随着工作的深入,“智慧门牌一码通”从当初的一张白纸,已经慢慢绘制成一幅平安江津新画卷,在基层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开始显现。
“‘智慧门牌一码通’让民警真正做到‘人熟、地熟、情况熟’,为警务实战赋能增效、提档升级。”社区民警施玉超高兴地说,以前基础信息采集多依靠纸质台账,不仅费力大,而且还更新慢。现在研发的“智慧门牌一码通”系统以标准地址的二维码为依托,按照民警、网格员、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住户分类,区别权限、场景和需求,提供多元化扫码应用服务,满足不同群体多元化需求。
公安民警扫码,可获取该地址的经纬度,并对该地址下的房屋、单位和人员信息全量采集、更新,同时在线上开展日常人口管理、社区服务、治安管理等工作,随时随地掌握辖区情况,助推工作提质增效。
城市管理人员扫码,店主及从业人员信息一扫便知,首违提醒、再违警告、三违处罚,有效管理城市。
消防应急救援人员扫码,室内房屋结构、被困人员情况、消火栓位置等全掌握,为救援赢得第一时间。
民政部门人员扫码,及时掌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站收容人员信息,实行弱势群体“包管”到户,确保服务保障“零遗漏”。
卫健部门人员扫码,获悉急诊病人数据,合理调配医疗资源,提供针对性的医疗服务,保障血透、肿瘤放化疗病人等基本医疗服务。
群众扫码,可申报人房信息,可以获取“渝快办”“警快办”的线上服务、一键导航、一键报警、水电气开通缴费、快餐外卖、寄递物流等民生应用,获取基于标准地址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基层治理“便民、利民、惠民”……
“最小数据”释放“最大能量”,依托“智慧门牌一码通”,做活“一标三实”。江津区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智慧门牌一码通’正进一步拓展居民住户和企业商户等线上办理相关事项,推动在更大范围实现‘管理智慧化、服务精准化’,为数字化改革、数字重庆建设,提供一整套基础底板与可行性方案。”(文/唐灿 图/江津区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