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浦口入选首批“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 世界热点评

2023-04-25 16:16:29

日前,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发布《关于2022年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工作评估结果的通报》。其中,南京市浦口区评估得分在90分以上,被列为首批“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

自2021年7月入选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名单以来,浦口区坚持校地合力保障,紧抓科技赋能,聚焦主导产业,用好专家智库,协同发力、积极推进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工作,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资料图】

构建“三全”工作机制

建立全方位部署会商工作机制。浦口区和南京农业大学分别成立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会商协调、开展服务;双方签订《共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协议书》,明确合作期限、规模及相关技术要求等内容,实现校地共建共赢。

建立全过程专人推进工作机制。浦口区抽调业务骨干组建工作专班,做好统筹协调、整合资源、调度推进、督查检查、宣传推广等一站式工作;将每年共建先行县500万经费全部纳入区级财政年度预算,统筹保障。

建立全覆盖产业链专班对接工作机制。遴选组建4支首席负责制的跨领域、多学科交叉互补联合攻关团队和1支模式构建服务团队,聘请沈其荣院士为先行县共建工作专家组组长,促进优势学科与特色产业相融合,推动学科链产业链一体发展。

实施四大工程  

实施王村万亩优质瓜果蔬菜种植技术示范工程。南农专家团队开展实地调研及线下技术服务210人次;试种13个西甜瓜新品种,筛选出适合浦口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的西瓜品种(龙盛619)和甜瓜品种(2013,哈密瓜类);研发相应的栽培技术以及栽培配套措施,形成西甜瓜、番茄、辣椒绿色生产综合技术规程。

实施青虾产业提升工程。完成130亩核心基地的池塘生态化改造、微孔增氧等基础设施建设并投入使用;在核心基地购置投饲无人机1架、水质在线监测设备2套,有效解决青虾养殖水质监测自动化程度不高、投饵施药劳动强度大的“短板”;形成浦口青虾冷链保活贮运数字标准,为青虾冷链运输做到有标准可依。

实施优良食味稻米全产业链绿色技术示范工程。制定并实施“降草”“减药”稻-麦(油)连作田杂草可持续防控、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方案,打造优质大米全产业链绿色质控平台。技术加持下,田块水稻苗期杂草发生量平均降低30%以上,田块每亩增产3%,增产效益29元/亩(按收购价1.5元/斤),杂草防控费用减少32元/亩,节本增收61元/亩。

实施林下种养模式构建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工程。开展林下养鸡技术指导,初步建立林-鸡种养模式,基地林下养鸡养殖区面积增加23%,林下草鸡售价168元/只,经济效益较好;开展林下种植中草药艾草的技术指导,林下种植中草药艾草面积增加40%,亩均产量增加15%,初步建立林-药种植模式。

打造核心示范基地  

去年以来,浦口区与南农攻关团队开展踏查调研30余次,及时精准剖析各基地、合作社、涉农企业运行存在的生产经营问题及技术需求;围绕生态控草、林下种养、西甜瓜大田管理等技术问题开展专家现场指导431人次,提供智囊服务;推进胡守兴家庭农场、可欣家庭农场等4个产业核心基地建设,开展科学试验、技术示范推广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解决产业关键技术难题。(来源:浦口区融媒体中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