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近年来,宜宾市叙州区聚焦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工作,持续开展“戏曲进乡村”“话剧进校园”等活动,让文艺种子在百姓沃土生根开花。
《雾中灯塔》话剧排练中
“此次跨省公演,将推动宜宾文化‘走出去’,加强两地文化交流实践,同时演员们也将‘走出去’与参加戏剧季的其他优秀院团交流学习。”宜宾话剧团副团长文化介绍。
3月14日,在宜宾话剧团排练大厅内,演员们正声情并茂地进行着红色话剧《雾中灯塔》的排练,为接下来的深圳公演做好准备。
宜宾话剧团是以话剧表演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文艺院团,是全省唯一的市区共建的县(区)级话剧院团。从2014年开始,宜宾话剧团就树立以红色话剧为主要创作、演出内容的方向,充分运用本地人文资源,创排《雾中灯塔》《赵一曼》等精品剧目,其中话剧《赵一曼》被中央党校列入党员干部党性教育题材,荣获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22年,宜宾话剧团被评为全国“双服务先进集体”。
“创排新戏的压力很大,但走基层、进农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会持续开展‘红色话剧进基层’等活动,与学校建立‘青少年戏剧实践基地’,开展话剧艺术普及,将‘送文化’变‘种文化’。”文化说,“今后话剧团还将结合叙州本土文化特色打造《三江口》《梦行者》等更多文艺作品。”
截至目前,宜宾话剧团已创作原创作品200余件,参加省内外演出500余场,获市级以上表彰奖励20余次。在打造红色精品、宣传巴蜀文化的同时,宜宾话剧团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每年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戏剧进乡村进校园”“红色话剧展演”等文化惠民活动演出220余场。(文/图 蒲欢 陈钰新 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