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博士后制度优势助推中医药领域大繁荣 这场学术交流活动在成都中医药大学举行

2022-10-29 23:01:40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网10月29日讯 10月27日,四川省生物医药与中医药交叉创新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在成都中医药大学举行。本次活动由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成都中医药大学、温江区人民政府承办。该活动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超过3000人次在线观看了直播。大会设有主论坛、壁报展示等环节,与会人员观看了四川省博士后政策宣传片《博荟四川 智创天府》。此外,活动还专设有中医药+人工智能、中药传承与创新发展、生物技术赋能中医药等八个分会场。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充分发挥博士后制度在聚集培养高层次人才、推动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持续扩大招收规模,提升培养质量,完善公共服务,吸引更多博士后留(来)川创新创业。”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赖荣在会上介绍了四川省博士后建设情况及四川省制定出台的《关于加快博士后工作创新发展的九条措施》,以提升博士后支持政策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希望与会博士后积极围绕中医药及学科融合深入探讨,拓宽学术研究视野,共同推动中医药领域大发展大繁荣。”赖荣表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将始终坚持充分发挥博士后制度优势,厚植人才生态,筑优人才港湾,最大限度集聚人才、服务人才、成就人才,真诚欢迎更多博士后来川创新创业,在新时代的天府之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大有作为。”

“高校是人才的摇篮,城市是人才的沃土。”成都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人才办专职副主任阳夷以“成都,成就人才”为主题介绍了成都“事业之城”“创新之城”“开放之城”“幸福之城”的城市定位,以及从持续推动人才政策进阶、大力构建引才育才共同体、着力集聚青年科技人才、倾力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精心优化人才服务生态等五个方面支持人才发展的重要举措。“诚邀海内外人才来成都街头走一走,在成都干事创新、成就梦想。成都必将许您美好未来。”

“在新的发展格局下,中医药孕育着学科发展的巨大潜能,当前国家将传统医药现代化和现代生物医药科技的融合发展作为全面惠及广大公众健康、加快推进生物医药领域科技创新的重大方向,生物医药与中医药的结合,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宝贵机遇,成都中医药大学深入推荐‘人才强校’引领发展战略,坚持‘高质量、高水平、高效能、强特色’发展,已形成对标一流、加速赶超的发展态势。”成都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刘毅表示,此次活动为四川省博士后及海内外的青年学者搭建了学习和交流平台,“诚挚邀请青年英才加入‘成中医’的大家庭,加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建设中,共同为中医药的发展不懈努力。”

“学科交叉已成为高水平科研与拔尖人才的重要特征,坚持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既要善于从古代经典医籍中寻找创新灵感,也要善于利用先进的生物医药技术提高创新能力,为健康中国提供‘中医药方案’,为人类健康贡献‘中国智慧’。”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余曙光从中医药人才成长的摇篮、中医药学创新发展的高地、激发愿景和梦想的沃土三个方面向海内外学者推介了该校,并着重介绍了生物医药与中医药融合协同发展的前景。余曙光同时还介绍了该校强化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入推进“人才强校”的一系列举措,构建“博士后-托举人才-拔尖人才-领军人才-战略科学家”的人才培育成长链条。“我校为优秀人才提供最优政策、最佳平台、最好发展,通过年薪激励、特聘职称、科研优先资助等方式,形成全方位支持,提供安居乐业保障等,以此成就人才发展。”

会上,成都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俄罗斯工程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陈士林做了《本草基因组学与中药现代化》主题报告,重点从本草基因组学解析中草药遗传背景、辅助分子育种、DNA条形码鉴别中草药物种真伪等方面,阐述将生物学前沿技术与中医药交叉融合解决中医药关键问题的重要性。陈士林还鼓励广大青年学者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脚踏实地跻身于中医药事业。

国家自然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熊亮研究员作了《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活血化瘀中药药效物质研究》主题报告。熊亮以益母草、川芎、红花、姜黄、莪术等川产道地药材的活血化瘀药为例,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介绍了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技术阐述传统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余思奕博士作了《基于机器学习与神经影像表征的针灸治疗妇科疾病中枢机制研究》报告。余思奕从针灸脑科学路上的成长经历、研究成果,以及未来的研究设想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