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资讯!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酉阳推动教育更高质量发展

2022-11-11 15:56:38

一个个美丽的校园、一堂堂生动的课堂、一张张幸福的笑脸……近年来,重庆市酉阳县不断完善教育政策保障体系,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努力办更高质量的教育,满足人民群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美好期盼。


(资料图片)

美丽的酉州小学

校园环境变美了

“硬件设施方面的变化太大了。”说起教育领域近年来的变化,两罾乡教育管理中心主任张文有说不完的话。

张文回忆,以前的乡村小学,教室和宿舍多数是“干打垒”房子。如今,乡村的孩子们也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习和住宿场所有了安全保障。

张文说,在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创建过程中,酉阳全县各学校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查漏补缺,全力以赴,集中投入,苦干实干,缩小了城乡教育硬件和师资差距。

近年来,酉阳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新建改扩建校舍、运动场,配备教学、生活设备等,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渤海中学、铜鼓小学、酉州小学、钟多小学、田坝小学、丁市二小以及一批城乡公办幼儿园如期建成投用,酉州高级中学即将建成投用。

“抚今追昔,一个深刻的感受就是,大河有水小河才满。”张文说,今天,走到任何一个乡镇,最漂亮的房屋是学校,这得益于国家对科教兴国的高度重视,得益于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全面落实。时代发展,教育理念也在悄然变化:老百姓的孩子从“有学上”变成了“上好学”,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对教育的投入前所未有,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与日俱增。

孩子上学不再难

“我一定努力学习,不辜负你们的关心与帮助。”8月30日,在县教委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家住双泉乡的困难大学生张佳(化名)拿着刚申请到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背上行囊,踏上了她的大学求学之路。

“这些年,学校免去了我的很多费用,减轻了我家的经济压力。”酉阳一中学生石林(化名)的父母患有残疾,无法进行重体力劳动,家庭经济一直很拮据。学校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为其减免了很多学杂费,老师还经常嘘寒问暖,让她非常感动。

这些是酉阳县为了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在资助学生方面“应助尽助”的一个个缩影,真正做到了“一个都不能少”。

同时,对于去学校上学有困难的孩子,酉阳通过开展“送教上门”行动,让孩子在家里也能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丁市镇的小祝,是一个行走不便和有发音障碍的孩子,但她在家里,同样享受到了优质教育。酉阳三中的教师陈锋,经常和同事们到小祝家里送教。

陈锋表示,面对这些折翼的天使,他们要做的就是努力帮助孩子找到更多的路,让他们享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关爱,少一点孤单,多一分快乐。

学习变得更轻松

篮球、足球、绘画、书法、武术……每天课后延时服务辅导课,酉阳县桃花源小学校园内到处都是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身影。

“我喜欢书法,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硬笔书法培训后,字写得更漂亮了。”该校五年级5班的学生敖语嫣说,现在,作业每天在学校就能完成,回家还能看看课外书,有更多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麻旺镇吉安小学则把加强学生新时代劳动教育与落实“双减”结合起来,确定各班每周在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内开展两节劳动实践课。课程中,学生可参加各种季节性农作物的种植、管理等农事活动,拓展了视野,提高了劳动能力,养成了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这是酉阳开展“双减”工作取得的成效。在落实“双减”政策中,酉阳县通过让学生做减法、学校做加法,全力让课堂学习提质增效,让学生在校内学好学足,实现全面发展。(文 石嘉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