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中国网11月9日讯 11月7日,西华大学知识产权贯标通过《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审核认证,并取得了中规(北京)认证有限公司颁发的认证证书,成为了四川省首家通过知识产权“贯标”认证的高校。
据悉,2016年,在国家公布了《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后,教育部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分别发出通知,对符合条件的高校分期分批进行贯彻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实施(以下简称“贯标”)。2020年,西华大学入选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成都市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全面提升学校的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西华大学于2021年启动了知识产权“贯标”工作,设立先进技术转移与转化办公室,分批次组织开展知识产权贯标培训,对标《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内容,查漏补缺。经过半年多的努力,西华大学逐步形成了适应国家标准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模式。
2022年10月26日至28日,中规(北京)认证有限公司派出3位专家组成认证专家组进驻西华大学,经过3天时间的工作,以审核材料、调研取证、查阅档案文件、组织座谈和跟踪审核等方式,审核组对照标准条款认真审阅了有关材料并详实记录,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最终,西华大学于11月7日顺利通过认证机构终审,并获得认证证书。
“西华大学作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资源丰富,开展知识产权贯标工作,对于构建科学规范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创新能力,助推建设‘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具有重要作用。”在10月26日西华大学召开的贯彻《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审核首次会议上,四川省知识产权中心党组书记、省市场监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兼)赵辉在讲话中指出,“知识产权制度的核心是激励创新,知识产权管理是科研组织创新管理的最基础性工作,学校要充分认识管理规范的作用,坚持好知识产权贯标的指导原则,健全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管理流程和统筹协调机制,全面提升知识产权高水平管理、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标准保护能力;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聚焦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部署要求,形成高校知识产权综合优势,服务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校共有有效发明专利1916件,其中发明专利785件,学校培育了高价值专利孵化团队10支,部分团队成果已经实现了转化。”西华大学校长刘树根指出,“我校将继续推行贯标工作,查漏补缺,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和运用能力,不断探索高校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的新路子。”
据了解,西华大学新编制了知识产权管理手册、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信息检索分析控制程序、知识产权控制程序等16项规范性文件。该校知识产权贯标的效果逐步显现,强化了知识产权全流程管理,将知识产权有效地融入到学校的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中;以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为抓手,提升了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能力、风险控制能力;规范创新管理,促进了成果转化;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切实保障了学校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