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南京通达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达海”)登陆创业板,保荐人为海通证券。本次发行价95元/股,发行市盈率48.09倍,截至发稿时间,最新总市值54亿元。
(相关资料图)
通达海是一家专注于为法院等客户提供电子政务领域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服务提供商。 公司主要产品或服务包括:软件产品开发、智能终端、技术服务、运维服务和平台运营。此外,公司还基于法院信息化建设,为其提供配套的司法辅助服务。
根据招股书,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郑建国,郑建国直接持有公司41.55% 的股份,通过南京置益间接控制公司11.41%的股份,合计控制公司52.96%的股份。
本次IPO拟募资10亿元,主要用于智能化司法办案平台升级建设项目、智能化司法服务平台升级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营销网络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募资使用情况,图片来源:招股书
报告期内,通达海实现营收分别为2.45亿元、3.37亿元、4.50亿元、1.8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317.02万元、7818.48万元、9881.47万元、1806.08万元;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56.49%、58.66%、56.65%、49.68%。
基本面情况,图片来源:招股书
具体来看,报告期内,公司信息化建设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2.47%、88.96%、 89.45%、86.55%,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
报告期内,公司软件产品开发收入分别为1.77亿元、1.98亿元、2.89亿元、9053.90 万元,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主要是近年来公司在法院信息化市场上品牌影响力和占有率不断扩大,法院客户对司法办公软件及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特别是2019年开始,各级人民法院响应最高人民法院法院信息化建设的政策,加快推进“智慧法院”建设,相应的产生了大量行业应用软件更新换代的需求。
报告期内,通达海最终来源于法院系统的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4.72%、87.83%、82.75%、89.60%,其中,直接来源于法院客户的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5.76%、61.22%、47.80%、43.95%。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净额分别为5222.87万元、6474.01万元、 8026.91万元、9598.2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1.34%、19.23%、17.83%、51.29%。公司客户大部分为法院客户,如果未来其财务状况发生持续恶化或宏观经济出现疲软,公司应收账款存在规模增加或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从而对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和净利润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通达海2023年1-3月预计可实现营业收入7500万元至9000万元,较2022年1-3月变动-4.54%至14.56%;预计2023年1-3月可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0万元至750万元,较2022年1-3月变动-17.64%至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