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内蒙古甘其毛都口岸开关迎新年。一辆接一辆的货运车穿越中蒙边境线入境。在监管通关现场,乌拉特海关一线值守人员运行"智能卡口"自动验放入出境车辆,在"12进7出"货运通道、监控指挥和机检查验中心、监管作业场所加派人力,确保快查快放,助力口岸外贸取得开门红。
(资料图)
2022年以来,内蒙古全区口岸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运量提升工作,精准施策,靠前服务,在筑牢口岸疫情防控安全屏障基础上,创新通关模式,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开放联通,保障了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自治区口岸呈现出开放持续扩大、功能逐步完善、能级不断提升的良好态势,口岸工作硕果累累。
依据各口岸日报粗算数据,去年全年,全区口岸完成进出境货运量5842.9万吨,月均增长12%,同比增长14.7%;超额104.3%完成年度预期目标(5600万吨),实现圆满收官。
2022年,内蒙古在持续抓好口岸疫情防控工作方面,优化通关流程,创新通关模式;推进边境口岸应开尽开、能开尽开。对策克口岸、额布都格口岸、乌力吉口岸、珠恩嘎达布其口岸、满洲里铁路口岸作业区进行复核,实现了从年初开放的4个口岸扩大到10个口岸。
甘其毛都口岸领跑中蒙口岸货运量,该口岸全年突破1900万吨,占全区货运总量的32.6%。通过实施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智能化通关和建立健全疫情防控工作机制三大创新举措,甘其毛都口岸货运量和通关车辆数量持续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二连浩特口岸加快构建对蒙开放新格局,外贸持续恢复活力,中蒙综合性枢纽口岸作用更加明显。2022年以来,农产品"绿色通道"保障5.6万吨果蔬走上蒙古国人民餐桌;大宗矿产品监管政策持续优化,60万吨进口煤、7000吨原油享受到了"先放后检"的通关便利;创新采用集装箱吊运、接驳等方式进口活羊,共进口活羊近2万只;中欧班列开辟多条新线路,目前线路已达63条,开行总数突破万列大关,累计货值超过1600亿元。
满洲里口岸联检联运部门加强协调联动,优化通关流程,持续提高口岸综合服务效能。2022年以来,该口岸整车出口业务保持高位运行态势,数量、货值、种类均实现新突破,全年累计出口整车19785辆,同比增长193.2%。为应对不断上涨的进口煤炭需求,该口岸铁路口岸联检联运部门打出了设置煤炭检验专岗、提高实验室检测效率、提升检验放行速度、优先对进口煤炭换装发运等组合拳,全年进口煤炭278.7万吨,同比增长53.8%,货值约16.75亿元。
策克口岸在7个月的有效通关时间里,稳中渐进,将准确研判煤炭进口形势贯穿运量提升工作全过程,逐步增加口岸仓储能力,强化短倒运输能力,加大库存煤炭外运外销力度,全年实现进出境货运量539.4万吨,超额163.4%完成预期目标。
满都拉口岸坚持高起点建设,高标准推进,通过实施集装箱场地扩建工程、推动"散改集"改革与"公转铁"全面衔接等措施,全力提升口岸货运量,全年完成进出境货运量310万吨,为口岸建设以来最高水平。
1月8日,随着中俄满洲里-后贝加尔斯克、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公路口岸旅客通道恢复正常通关,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再次加速流动,更宽领域、深层次、高水平的经贸往来、友好合作更加可期。
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口岸办将以"五大任务"为统领,协调推进向北开放工作,积极推进口岸区域合作,务实开展口岸国际合作,不断扩大开放和丰富口岸功能,不断提高综合保税区运营效益,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口岸办负责人表示,2023年,全区口岸将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服务国家战略,务实推进无人驾驶、空轨项目等新型跨境运输方式落地见效,有效提升口岸货运量,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构筑对外开放大通道,全力建设"绿色、智能、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口岸,努力为建设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贡献口岸力量。(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