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e购停止服务 交易额曾是京东的两倍

2022-08-08 10:29:25

2022年5月,工商银行一则关停旗下电商台“融e购”的公告,宣告了这家银行“天猫梦”破灭的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银行系电商曾经的记忆——融e购有过辉煌成绩,存续期内一度连续三年交易额破万亿元,交易额曾几乎是京东的两倍,远超拼多多。如今,融e购停止服务,令人嘘唏。

在打造电商台的道路上,大型商业银行都曾涉足。2012年,建设银行开设国内首家银行系电商台“善融商务”,开创了银行涉足电商台的先河,这之后,工商银行的融e购、中国银行的中银易商、农业银行的E商管家、交通银行的交博汇等纷纷上线,一时抢足了风头。

隔行如隔山,跨界并不容易。

时隔多年,曾经雄心勃勃的银行系电商台纷纷走向没落——在工商银行关停融e购之前,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或关停电商业务,或变更运营主体,而农业银行E商管家公众号也已5年多没有更新。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以一般标准去评价的话,银行系电商之路并不坦,但这样的试错过程并非毫无意义,至少验证了服务模式的多样和可能,一定程度上激活了思维、锻炼了队伍。

银行系电商在诞生之初,曾被寄予厚望,原因就在于银行拥有丰富的C端、B端客户资源,可以依靠提供金融服务来获取收入,比如支付通道的收入、融资服务的收入等。与此同时,银行自建电商台的初衷也并非为了赚钱,更多是为了服务自身客户,更好地满足C端和B端客户需求;其次通过积累数据,与银行自身一些结构化数据形成互补,更好地洞察客户行为,进而推动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换言之,银行系打造电商台是从自身金融领域出发,而不是从用户购买商品需求出发。

然而,从目前来看,银行系电商给银行带来的助力并没有达到预期。

未来的路将怎么走?银行系电商是继续关停还是另辟蹊径?

业内认为,当下银行对于电商业务的调整是经过一段时间发展之后的理回归,后续银行可通过深化客户需求、与互联网电商台合作、建设自身数据资产管理体系等方式,进一步推进自身数字化转型。相比十年前“大而全”的综合型电商台,“小而美”的银行电商服务或许会更加契合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有分析认为,银行没有电商基因,互联网企业没有金融牌照,合作共赢是未来的最优解。

无论如何,银行探索场景金融的初衷没有变化,金融优势也依然存在,或许会向另一个方向“嬗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