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教育技术和信息化中心印发通知,公布了中小学“AI双师编程教学实践共同体”项目实验学校名单。这些项目实验学校经过学校自愿申报、各市审核推荐、专家会议评审遴选产生。“AI双师编程教学实践共同体” 刚刚入选了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2021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该项目由南宁师范大学牵头,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技术和信息化中心、良庆区教育局等单位共同参与。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部署,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信息化应用模式研究和实践。
项目负责人、南宁师范大学欧启忠教授介绍,“AI双师编程教学实践共同体”项目主要针对中小学编程教育师资分布不均、无标准课程体系、大班授课效果差、学习结果无有效测评等问题,通过人工智能双师编程教学课堂,构建基于互联网的中小学AI双师编程在线教学实践共同体,在中小学校普及编程教育,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服务城乡信息科技教育均衡发展,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文件从项目开始、实施、结束等过程对项目实验学校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各有关市、县(市、区)电教站(中心)将加强组织实施和实验指导,在设施设备、资源建设、人员培训等方面给予项目重点支持。各实验学校聚焦构建Al双师线上线下融合课堂教学模式的总体目标任务,积极探索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全面融入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信息科技类综合实践活动、课后服务的模式和路径。由于项目实验周期为1年,届时将组织专家对实验学校项目实施工作进行中期评估和结项评审。
据介绍,中小学AI双师编程教学实践共同体将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减少教育不均衡的发展,助力城乡教育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