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钓鱼岛-纪念为保卫钓鱼岛牺牲的第一人陈毓祥先生

2022-04-03 15:23:07

众所周知,钓鱼岛及其周边附属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它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地带,西临中国大陆,东临日本琉球群岛,西南与台湾岛相距约120海里,西部和最的中国大陆海岸相距约182海里,东部与日本琉球岛链相距约180海里。

该群岛由5个火山作用形成的小岛(钓鱼岛、赤尾屿、黄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和3个露出水面的岩礁(大南小岛、大北小岛、飞濑)组成。它的总面积约有7方公里,其中钓鱼岛面积最大(长约3.2公里,宽约1.5公里,面积约4.3方公里)。

从明朝开始,中国就实际管辖着钓鱼岛,清朝时期,清政府设立台湾府,钓鱼岛归台湾管辖。但是在中日甲午战争后,战败的清政府被迫割让台湾给日本的同时也割让了钓鱼岛。随后日本把钓鱼岛划归琉球管辖,这就为将来的中日争端埋下伏笔。1945年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都明确规定钓鱼岛为中国领土,理应归还中国。但是日本把琉球群岛和钓鱼岛都交给了美国托管,而钓鱼岛成了美军训练用的靶场。1971年6月17日,日美签订《归还冲绳协定》,美国擅自承认日本对琉球的“主权”,于1972年将琉球“归还”日本。而且,在“归还”过程中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72年间一直被列入美国冲绳当局行政管辖的钓鱼岛作为琉球的管辖区一并移交日本。随后日本开始派人登上钓鱼岛设立标识牌,修建灯塔,派遣船只赶赴钓鱼岛海域巡逻,驱逐在该海域作业的中国渔船。消息传来,激起了台湾、香港、澳门中国人和全球华人华侨留学生的怒火,他们纷纷走上街头,高喊保卫钓鱼岛的口号,抗议美国政府和日本私相授受,损害中国的领土主权。保卫钓鱼岛运动开始兴起,陈毓祥就是其中的一员。

陈毓祥,1950年生于广东省汕头市,后随家人搬到香港,小学就读于北角堡垒山官立小学,因成绩突出考取英皇书院,1975年获香港大学社会科学荣誉学士,1980年获中文大学分院哲学硕士学位,后又获英国多个文凭。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陈毓祥先后做过电台时事评论员及中学教师,后又做过节目主持人、编导、监制、电视部副总监,后又做过快报执行董事。陈毓祥热心社会活动并积极参与。1985年,他当选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从而开始了他的社会活动生涯,1995年荣获新华社香港分社委任香港地区事务顾问。

陈毓祥热爱自己的祖国,早在七十年代便积极参加保钓运动,1971年更任香港学联保钓运动中学生组组长,积极参加当年保钓运动。

1996年7月日本宣布钓鱼岛及周边海域为日本领土,之后日本右翼分子更是频繁登上钓鱼岛,日本在钓鱼岛海域巡逻的舰艇扣押在此捕鱼的中国渔民,阻拦香港明报记者前来采访。这又激怒了全球华人,一场新的保钓运动又开始了,无数香港市民非常愤怒,他们举行游行示威活动,抗议日本的野蛮行径。得到了全球华人的响应。陈毓祥更是义愤填膺,作为一个老保钓分子,他对记者表示所有的中国人都应该团结起来,抛弃分歧,共同保卫祖国的钓鱼岛。他积极奔走,发起成立“全球华人保钓大联盟”。

1996年9月中旬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保钓运动朋友商量,准备租一艘船前往钓鱼岛,拆除日本在岛屿上设置的灯塔以及日本国旗,将五星国旗插上去,宣示中国对钓鱼岛不容置疑的主权。他们也知道这一趟行程是充满了危险的,不但要面对汹涌的海洋还有在钓鱼岛海域巡逻的日本海上保安厅舰艇。所以在出行之前大家都自发签了生死状。

?1996年9月22日下午,陈毓祥和保钓联盟的17位勇士乘坐货轮离开香港开往钓鱼岛,临行前无数的船只向他们鸣笛致敬,更有许多香港市民到码头送行。原计划他们将和台湾的保钓船会合以后在一起前往钓鱼岛,但是台湾的保钓船受到了日本多艘军舰和军机的堵截,被迫半路折回。

只剩下陈毓祥他们这艘船不惧艰苦和危险,终于在26日早上到达钓鱼岛附海域,此时的海面风高浪急,小小的货轮不停的摇摆,非常不安全。前面还有日本舰艇的阻拦,陈毓祥等人的船只难以突破日方的围追堵截。船长被迫取消用橡皮艇登陆钓鱼岛。船上有人提议不然就撤退,等改天再过来。

但陈毓祥却不愿如此,意志坚定的他渴望这一天已经很久了,他和众人商议之后,决定跳到海里,游泳登岛把国旗插上,以此来显示中国人保卫自己领土的决心。

上午九时许,陈毓祥和五位突击队员身穿救生衣,跳入海中向钓鱼岛方向游去。但在下海的时候,他的脚被绳索缠住,身体重重的撞在了船体上,很快就被海水淹没。其他人看到后急忙将陈毓祥救了上来,但此时他已经不省人事,情况危急,船上众人尝试了抢救,最终还是没能挽回他的命,下午一时许,45岁的陈毓祥就这样离开了人世,离开了他热爱的祖国和家中父母儿女。

陈毓祥为保卫钓鱼岛牺牲后,全球华人非常震撼和悲愤,当年就有数万香港市民和多个保钓团体举行集会,悼念这位为国捐躯的烈士,台湾、北美、和欧洲多个城市的华人也举行游行纪念这位英雄。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陈毓祥先生是一位真正的中华儿女,虽然他已经离开二十多年了,但是依然值得全体中国人怀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