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在这儿买菜。你看,这西红柿是温室大棚里种的,很新鲜,价格也实惠。”瓜州县渊泉镇居民魏兰边挑菜边跟同事说。
近期,瓜州县大街小巷经营的美食摊、水果摊、蔬菜摊备受群众欢迎。“地摊经济”的回归,为瓜州这座小城增添了不少烟火气。
在国家和省、市允许摆摊设点惠民政策的鼓励下,瓜州县以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为宗旨,在瓜州大道、县府街、渊泉街、市场周边、学校幼儿园等重点路段区域科学合理规划,在不影响城市面貌和交通秩序的前提下,允许临街店铺越门经营、允许流动商贩贩卖经营,多措并举助力“地摊经济”有序、规范开放,让“地摊经济”充分释放活力。
“允许在店外摆摊设点解决了部分城郊农民就业的问题,还解决了部分农户的增收难题,提振了他们自主发展的信心,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瓜州县梁湖乡党委副书记范祥龙说。
城市地摊的开放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日常生活,更让经济发展逐渐升温,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
“现在外出打工不好找活儿,创业又没本钱。我决定摆摊卖水果,投入少,赚得不比开店少。”渊泉街水果摊老板刘全祥说。
摆地摊可以让更多的创业者通过低投入、接地气的模式进行创业“试水”,这一定程度上为解决就业问题开辟了新途径。
“目前,瓜州县城共规范设置瓜果产品临时销售点21处94个,设置临时便民服务摊点24处96个,累计为居民提供就业岗位400余个。”瓜州县执法局负责人王亮说。
如何让“小地摊”成为激活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如何让”地摊经济”平稳有序运行?瓜州县持续规范引导摊位经营,对经营者的管理推行准入制和星级评定退出制,要求企业和经营者“各扫门前雪”,做好门前摊前“三包”工作,自备垃圾收集容器,做好经营区域的卫生和保洁,对多次造成“脏乱差”的经营摊位取消经营资格,努力使城市管理更加精细、更加有序、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