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不到一百天的时间,就迎来了2022年的高考。因为高考,每年的六月份都是一年当中,让人们最饱含期待的月份。考生们在考场上将迎来最满意的结果,家长们从孩子入学开始,到抚养孩子成人的含辛茹苦也算得到了回报。
高考是我国最重要的人才选拔考试之一,也是学生们人生的转折点。进入高考的考场,才算是真正地为未来,争取价值。高考的相关政策,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相关单位的每一项政策,都在为选拔人才提供更好的方式。
2022或将是“最难高考年”,高考上岸难度增加
在2021年的时候,新的高考模式出现。八省联考首次实行,这一次的试水非常成功,此次变化后的效果达到了相关单位的预期。因为去年是第一次试行这项政策,所以在试题方面,并不会太为难考生。但是今年,有学者预测说,有可能会增加试题难度。
另外,每年报名参加高考的考生,呈现上升趋势。在近五年内,人数每年都在升高。2019年的人数便已经从百万大关,突破到千万。2020年高考人数达到了1071万人次,以这个现状进行推论,今年的高考考生还会在人数上有所突破。
僧多粥少的局面,可能会增加考生高考上岸的难度。高校每年对招生名额都有计划,招生数额有限。而且一些高校,为了保证招收生源的质量,取消了一些专业。
这样一来,有可能在总招生人数里出现名额减少的情况。高校竞争压力加大,对考生们的高考成绩的要求就变得很高。另外,八省联考后,3+1+2的模式还会继续实行,如何选择所考学科,关乎着以后的志愿填报。
3+1+2的模式迎来新选择,考生们需了解
八省联考后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考生们可以除了主科外,对其他科目进行自由选择。虽然是以自己的擅长的科目为主,但是选择的科目却关乎着以后的志愿填报。很多学生为了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有更多的选择,会在物理和历史之间,选择物理。
长此以往,历史学科的选择率低,就会导致文理科失衡的状态。而在选择物理之后,学生们就会以容易拿分的文科为主。这样的化学科目也成为了冷门科目,长时间以后,化学学科便不再受到重视。
针对这样的情况,有关部门做出了调整。为了不影响历史和化学的地位,在2022年的高考当中,学生在报考时,会在每个专业里对应两门学科。
变化之后的模式,可以有十二种组合。有些专业,对学科的选项有着限制。例如考法学的学生,需要同时选择历史和政治。但是总体上看,文理科的搭配起到了平衡的作用。让学生不过分注重理科,也不偏于文科。
不足一百天的冲刺阶段,效率比努力更重要
如今,2022年的高考钟声即将敲响。学生们也在最后的日子里,用尽所有的力气,奋力一搏。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很多学生越到最后,越不敢放松自己的警惕性。时刻督促自己,要勇往直前,不能懈怠。
其实在这个时候,会学习的考生,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让自己劳逸结合,学习上重视的是成效,而不是努力程度。有的学生十分努力,每天都学习到深夜,可是模拟考试的成绩提升得并不明显。而有些学生,按照制定的计划学习,同时也保证了自己的休息时间。
距离高考只剩下不到100天的时间,这个时候无需努力给任何人看。反而自己应该掌握好学习的节奏。最后的日子里,充分地休息,才能养出来好的学习状态。还应该仔细思考,自己该如何稳步地提升分数,针对薄弱点进行有效的学习。
学生们总是为了不辜负自己,而用尽全力,可是成果未必如愿。越是在关键的时候,越要理智和冷静。功夫不是一日练出来的,此时给自己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才是正确的选择。
高考这场战役中,体力是获胜的资本。所以千万不能忽视了自己的睡眠,要保障自己有充分的休息时间,才能有力气对待考试。
最后,关于高考当中的政策调整,考生和家长应该及时了解。面对紧张的高考氛围,学生们要学会进行自我调节,不要被环境影响。家长们在这个时候,尽量去理解和包容学生,让他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度过高考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