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戴河法院在淘宝网的一场特殊司法拍卖吸引了超6000余次围观,170人设置提醒。最终经过公开竞价,被执行人张某尾号为“55555”的手机号码,以64500元的价格变卖成交。北戴河法院首次处置虚拟财产——手机靓号成功,进一步实现了申请执行人的胜诉权益。
2020年6月, 许某与张某因借款发生纠纷。许某多次催要欠款无果,愤而将张某起诉至北戴河法院。经北戴河法院和秦皇岛中院审理,终审判决张某偿还许某借款本金150万元及利息。判决后,张某未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许某无奈于2021年1月向北戴河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张某仍然拒不履行还款义务,执行法官遂依法拍卖了张某名下一处房产,但拍卖所得款项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执行法官又经多轮网络查询和实地查控,被执行人张某名下再无其他实体财产可供执行,执行一时陷入困境。后来,申请执行人提供线索称被执行人使用有一个“132***55555”的手机靓号,“这号挺值钱的”,许某向执行法官反映。
手机号码不是客观实体,能否处置?执行法官经查阅资料、咨询相关部门,依据《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办法》《入网服务协议》等认为,电信码号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手机号码使用者通过与通信公司签订入网协议(合同),在付出金钱对价以后,享有对手机号码的使用权,因而手机号码也是一种财产,属于法律规定的虚拟财产。而多连号或其他具备特殊排列方式的“靓号”,既可满足手机号码拥有者特殊心理,也可以作为让人熟知的进行市场营销的号码,因而在其上附加了一定价值,可以依法进行处置。
执行法官遂决定拍卖被执行人张某名下尾号为“55555”的手机号码。为确保拍卖信息准确、过户顺利、维护买受人权益,执行法官奔赴手机号码归属地浙江宁波,调查了解该手机号码详细情况。经查,该手机号码套餐资费为199元/月、过户可按当前套餐免预存,执行法官随即将其查封。经过评估,北戴河法院将该手机号码提交淘宝网司法拍卖,历经一拍、二拍、变卖,最终该手机靓号变现成功,变卖所得去除费用后发放给申请执行人,为其挽回了一部分损失。
随着数字时代发展,财产的范畴不断延伸,不同于传统的房屋、车辆等有形财产,新兴的虚拟财产往往以数据形式储存于运营商的服务器中,属于既相对独立又具有独占性的信息资源。《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这承认了网络虚拟财产为民事权利客体,最终认可了其财产属性,为解决执行难拓展了新空间。除了手机号码以外,网游装备、游戏币以及粉丝数量多的自媒体账号、淘宝店铺等虚拟财产,因其稀缺性、影响力而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在允许变更主体的前提下,均有交易变现的可能性。此次,北戴河法院对手机靓号处置的探索与尝试,将虚拟财产纳入财产处置体系,拓宽了执行工作思路,将执行标的延伸到信息网络空间,做到对被执行人财产应执尽执、能执尽执,能够有效打击“老赖”,竭力兑现群众的胜诉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