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刻er】冰天雪地的大东北,让这个农村青年拍出了烟火蒸腾

2021-01-27 08:55:04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男人至死是少年」情怀满满。但对于真长不大的刘飞阳来说,他笑不出来。

今年27岁的刘飞阳,10多岁时因为身体缺乏生长激素而停止了发育,无论外貌体格都像个孩子一样。

困扰无处不在。开车走在路上,他经常会被警察拦下质疑是否达到驾驶年龄;带着自家炒的瓜子去镇上推销业务,老板娘上下打量后就把他拒之门外,“你是谁家的孩儿,咋不上学呢?”

放到几年前,面对嘲笑与非议刘飞阳可能会立马翻脸。但现在的他已经看开,甚至还会自我调侃一番。他以“农村小飞阳”的身份,成为了爱奇艺随刻三农领域的视频创作者,收获全网70万粉丝的同时,也在家乡黑龙江肇东市里木店镇长江村,成了小有名气的红人。

天生身体缺陷,高中辍学,性格内向,但冥冥之中命运为这个年轻人打开了另一扇窗。

Part 1

“哪有20多岁的宝宝啊?“

在刘飞阳拍摄的一期镇上赶集vlog里,他去隔壁摊位买个贴饼子,卖饼的阿姨看他像个学生模样就唤了他一句宝宝。

“哪儿有20多岁的宝宝啊。”刘飞阳哭笑不得。

他身量不高,圆脸上架着黑框眼镜,虎头虎脑的长相招人喜欢,说话也没变声。

但总被当做小孩对待的经历,曾是刘飞阳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从小刘飞阳的父母就发现儿子天生跟腱短,走起路来一高一低,容易摔倒。童年时的生活无忧无虑,但进入中学后,同班的孩子们个头猛蹿,飞阳却还是小学生的身高体型,站在同学身边足足比人矮一头,缺乏生长激素的影响愈发明显。

意识到差异的刘飞阳开始主动回避和同龄人玩在一起,上学放学总是独来独往,但依然无法避免闲人闲语。

在外面受到欺负了,他鲜少与父母提及。那时家里面经济条件一般,父母为了给飞阳治病没少花钱,打了一年半的生长激素就基本上耗光了全部积蓄,病没治好还有副作用并发,少年本该充满胶原蛋白的脸上,竟有些老态龙钟的衰颓相,只能停针。

这病一辈子都好不了了么?没有谁能体会刘飞阳的绝望。曾经的乐观开朗被自卑代替,愤怒、压抑与委屈,在进入寄宿高中时的一刻瞬间决堤。

那时刘飞阳以不错的成绩考上了肇东市第二中学,去报到时宿管阿姨见到他,再次质疑他的年纪,飞阳彻底崩溃了,自作主张从高中退学。

如今他早已记不清对方到底说了什么。“还是积累的情绪太多了吧,”沉默了片刻后他坦言。

十五六岁正是青春期最叛逆的时候,他完全没想过前途,只是单纯想逃离那个地方。初中被同学老师们另眼相看的情景历历在目,一想到高中只会重复同样的噩梦,上学成了人间炼狱场。

面对父母以及亲人们苦口婆心的劝说,刘飞阳选择闭门不出与世隔绝。父母担心得要命却也帮不上忙,生怕孩子在家憋出病来,想劝他多出去走走;但走出家门不再受庇护的世界,会给他带来更多创伤。

路永远只能靠自己走通。刘飞阳在家呆了一年,冷静下来后,最残酷的现实问题摆在眼前:父母日渐年迈,难道要靠他们一辈子养活自己?

这对于自尊心甚强的他而言,根本无法接受。当初退学时认为自己啥都能干的想法,如今看来显然有些不知天高地厚。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出去打工,刘飞阳也曾想过去大城市里拼拼看,但身体条件和初中文凭摆在那儿,走到哪儿还不都得被质疑「非法雇佣童工」?

最终还是家里人帮忙解了燃眉之急,二哥刚开的饭店正缺人手,刘飞阳决定先去店里帮忙,迈出回归社会与人接触的第一步。

没想到这一做就是六年,帮厨、收银、服务员、洗碗工,饭店里所有工种他几乎都干了个遍。日子平平静静地过,成年后的刘飞阳开始思考,收银跑堂的工作毕竟不能做一辈子,人生的下一步,要往哪儿迈?

Part 2

在短视频的世界里「长大」

因为身体无法承受重体力活,刘飞阳最初的设想是掌握一门类似修电脑、修手机的手艺活儿,却在摸索技术时误打误撞进入了短视频的世界。

2019年,短视频与直播行业的爆发,创造着普通人一夜成名的神话。刘飞阳对拍摄一直很感兴趣,希望能像李子柒一样,把生龙活虎的东北农村拍出理想田园的风光。

但第一次拍视频还是紧张到不行,他跑去二哥家做鸡腿,“大家好,我叫飞阳。昨天晚上没赶上车,在我姥姥家住了一宿,今天来找二哥玩一会儿。”怼脸自拍念着开场白,刘飞阳显得羞涩又忐忑。

那注定是一次「惨败」。酱汁焦黑的鸡腿在晃动的镜头下,透着点黑暗料理的滋味,和刘飞阳想象中美食大V拍出的诱人,形成天壤之别。视频上传后播放量寥寥,也令他有些沮丧。

但他清楚一次失败代表不了什么,意识到精致化的路线并不适合自己,刘飞阳开始摸索自己的视频风格。

现场即兴发挥说不好,就后期配音里加上更多对生活的体会与感悟。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娃,对家乡风俗油然而生的熟悉与热爱,是刘飞阳的优势所在;再加上东北人天生的幽默感,他给视频中的旁白,增加了更多接地气的生动色彩。

比如有一期视频,飞阳从市里二舅那儿捎回来一箱牛蛙,这一东北的稀罕物立刻引来了爸妈的围观,“这是大眼贼儿”、“乍一看好像健美运动员似的”,大家开始七嘴八舌讨论是做麻辣还是川味,最终商量的结果还是东北老一套:万物皆可铁锅炖。

除了家庭生活的其乐融融,东北极具地方特色的现象也成为飞阳vlog的日常。有天他举着手机带网友们去看屋里后院晾的衣服,裤子带水冻干直接“站”在了墙上,不得不拿去热炕上蒸。

“要说东北的大炕,神奇就神奇在还能晾衣服。”镜头前的刘飞阳总是笑容满面,滔滔不绝仿佛有唠不完的嗑。

看起来轻松,背后其实需要很多努力。我们采访的那天,他打算去拍摄东北的大酱制作,三五分钟的视频光拍就要两天。

大东北的严寒不是盖的,出门拍个赶集的视频,在外面站一阵子,刘飞阳也扛不住跑去隔壁摊位买双厚棉鞋。“这时候流鼻涕估计都得冻上了”,镜头里的他张嘴就是哈气,还不忘自我调侃。

就这样,网友们渐渐爱上了飞阳镜头下,东北农村满满的烟火气与人情味儿:

一家赶上什么事,乡亲邻里纷纷来帮忙出力,100多斤的面粉包成粘豆包,家家都有份。热炕上吃着东北酸菜、干炖小笨鸡,烤炉里塞进毛鸡蛋,冰钓、赶大集、打喜歌等当地特色的风土人情,让久居城镇的网友们倍感好奇,也让在外打工的东北老乡们眼前一热。

做了两个多月后,刘飞阳的视频量与粉丝量都涨起来了。一些认识的朋友们线上聊天时告诉飞阳,看到他的视频就仿佛回到了家一样。

村里年轻人都外出务工,朋友们有点啥事就给飞阳打电话,家里老人看病或者买东西好有个帮忙照应。面对朋友的托付,刘飞阳总是随叫随到,曾经内向自卑、不愿接触陌生人的问题迎刃而解。

不仅社交越来越自如,心态上的成长与变化也很明显。以前出门时被人指指点点,刘飞阳扭头就走,现在虽然依然会遭到质疑,他已经不再放到心上,有时还会反过来调侃几句。

做视频让他意识到,在这个世界的很多角落,比恶意更多的是善意。

有次他去镇上卖瓜子,一位老大爷过来问,你这小孩怎么出来做买卖?刘飞阳不得不与其解释半天,场面分外尴尬。

但视频发出去后,刘飞阳收到很多网友的私信,告诉他这些人只不过是生命中的过客,没必要介怀他人的眼光。飞阳每次上传视频,总有一群人在评论区留言鼓励,有时候还热络聊起来,时间久了谁都认识谁,“一看ID名就知道他叫啥”。

“一路走来我最想感谢的就是粉丝们,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现在。”身体停止了生长,但27岁的飞阳看待世界的方式不断成熟。“有误会一是别人不了解你,二来也是有口无心,能过去的就过去吧。最重要的是大家伙喜欢看我拍的视频。”

周围的人也在发生变化。

刘飞阳刚开始拍视频时,大家多少有些腹诽:拍这玩意儿有啥用?村里人热情朴实,但面对镜头还是有些不习惯,有时候刘飞阳和人聊几句,刚准备举起手机开录,对方就连连摆手拒绝。

随着飞阳的vlog不断更新、积累了数十万粉丝,逐渐理解短视频为何物的乡亲们,不再排斥被拍摄,反倒主动请缨成为飞阳下一期视频的“素材”。

疏于走动的亲戚朋友们,因为拍视频而更密切地联系起来。二哥、老舅和老姑帮忙出谋划策想选题,母亲在飞阳的指导下练就了不错的拍摄手艺,原本逢年过节才有的全家人聚餐,变成了定期行为:一家老少凑在一起研究贴饼子、猪皮冻、炸麻花其乐融融,让隔着屏幕围观的网友们眼馋又心暖。

Part 3

创业在路上,普通人也可以梦想飞扬

去年底把家里收的玉米卖了几万块钱,母亲坐在炕上感叹攒钱好给儿子说媳妇,让飞阳多少有些意外。

“其实他们也没有太着急,都是按我意愿来。”担心自己长得显小给女方造成困扰,飞阳觉得感情这事儿还得随缘。

当下,他更操心的是自己的炒瓜子创业。

事业的缘起,其实也与拍视频有关。两年下来拍了近千条视频,老拍村里那点事儿难免审美疲劳,刘飞阳想起自己家的杂食店卖瓜子,于是赶大集、上门推销瓜子、找人求教生意经等外出的拍摄增多了起来。

以前在亲戚饭店打工时,他曾想过自己开餐馆,但盘下一家饭店少说也得二三十万,那时候家里还没那么富裕。

成为短视频创作者后,赚钱养家的梦想似乎不再遥远。

刘飞阳喜欢琢磨,传统铁锅炒瓜子需要人工翻炒,比较累腰,他从网上淘来两台翻炒瓜子的机器,起名为“二愣子”和“三愣子”,虽然不能完全机械化,但炒出来的瓜子“嘎嘎香”,相比烤箱翻炒别有一番味道。

炒瓜子的视频,让不了解生产流程的网友们倍感新鲜。卖瓜子的经历,则堪称跌宕起伏。

万事开头难,刘飞阳把自家炒的瓜子拿去镇上大集卖,一开始不好意思大声吆喝,后来拿了扩音喇叭,才发现原来集市上不让用,怕扰民。生意不好的时候,蹲一个上午也无人问津,结果回家发现,家里杂食店的瓜子反倒卖得红火。

疫情期间集市不开,刘飞阳就开着车去镇里送货,挨家挨户到超市毛遂自荐,结果被店家嫌弃瓜子个头儿小。

对「个头儿」的比较,让飞阳难免有些刺痛。但他从不拿自己的身体说事儿,“生活有点小挫折有啥啊,就得往前看。”

四处碰壁后,他总结了自己上门卖瓜子的教训:货品单一满足不了用户需求,推销语言不够专业、意志不够坚定。

一回生二回熟,再去镇上推销时,刘飞阳已经自信了不少,“我是一个锤不扁、嚼不烂、炒不熟、硬邦邦的铜豌豆,”他给自己打气,“不怕困难,迎击困难,这才是真正的飞阳。”

这些真实记录的创业点滴,都被网友们看在眼里。一些网友感慨,你看人家小飞阳都这么努力,我们有什么理由放弃?

还有不少人心疼飞阳顶着零下20度的天气赶集,建议他在网上弄个商铺,“这么多粉丝,一天买个好几百斤没问题”。

看着大家纷纷出主意,刘飞阳打从心底对这些素未谋面的朋友们心存感激。但网友建议的开电商带货,他觉得为时尚早。

短视频的传播影响力很大,让飞阳对于自己的一言一行有了更多责任心。瓜子品质如果还不够理想,绝对不能卖给粉丝。“后续我把我的瓜子品质再整一整,别人是相信了你才来买你的东西,我不想让他们失望。”

春节临近,对于新的一年飞阳的计划很明确:视频拍得再好一点,瓜子事业做得再大一点,争取卖到市里的商超。如果做生意赚了钱,就直接自己开超市,“那得到市里开了,不能在家开,我不能跟我爹妈对着干啊!”刘飞阳畅想着未来,眼里有光。

小时候,他的理想和普通男孩子一样,是做一名人民警察,但身高早早阻断了这重想象。我们聊到现在的理想,他说希望以后把家里房子翻修一下,父母吃穿不愁后也能出去旅旅游,放松一下。

独挑大梁赚钱养家,是曾经的飞阳难以想象的远方,正如两年前成为随刻平台的创作者时,他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尚且迷茫。

从饭店退下来开始做短视频,则让他进一步找到了人生的价值:不仅视频创作收益是之前打工的两倍,自己的亲身经历也鼓励着更多残疾人甚至普通年轻人,通过短视频走向自己人生更大的舞台。

“是短视频行业让我这样的普通人也能自食其力——甚至不再是个普通人了。”如今刘飞阳一出门,村里镇上常有人认出他,“感觉挺好的”。

从一个自卑的年轻人走向自信的创业者,他想为家里再多做点什么,也为了这个世界上千千万万的「飞阳」们。

从小到大,他和其他人都不太一样。但「不同」放在浩渺的网络世界,收获质疑的同时也必然收获肯定,鼓励与赞赏。像随刻这样的平台,成为我们围观别人生活的窗口,也在不知不觉间影响着我们的人生方向。

“我觉得自己挺幸运的,”刘飞阳坦言。“有家里人支持,接触短视频然后做到现在这样。”

10年前,高中退学的少年仍在思考下一步的出路。10年后的刘飞阳会变成什么样?

刘飞阳没太想过,脚踏实地过好当下,也许才是最扎实的愿望。

视频创作者往往都有自己的slogan,早期刘飞阳也给自己想过一个,放在片尾旁边:我是飞阳,自由翱翔的飞,心有梦想的阳。

如今乘着短视频的翅膀,他想飞得更高,“我感觉我应该会一直拍下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