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软教育业绩向上逆势提速,“3+N”发展模式真的可期?

2021-02-10 13:05:24

作为东软教育资源与数字工场业务的实施载体之一,东软数字工场通过大学生定制培养、集中训练、顶岗实到人才输出的完整人才生态链,为合作院校学生提供共享的仿真或真实工程环境的同时,也为合作企业及各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服务,不断满足合作院校对人才培养的工程环境需求,形成一个学校、企业与政府,学生、教师与工程师各方协同共赢的良生态。2020年,东软教育在苏州双创产业园和太仓新建了2座数字工场基地,并完成了与多个院校的专业共建项目。至此,东软教育已在全部布局12座数字工场。进一步为教育资源输出业务提供支撑。

东软教育现已在全国布局建成3所IT应用型本科高校、8家IT培训学校以及12个数字工场交付中心,成为学历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业务、教育资源与数字工场业务融合发展,中国最大的IT高等教育集团。

2017-2019年,东软教育实现营收7.31、8.53及9.5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4.5%;经调整净利润1.43、1.73及1.9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1%。2020年,公司扣除上市费用后预计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40%,业绩稳步向上。

据财报显示,高等教育板块是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2017-2019年,全日制教育收入分别为6.31、6.73、7.3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8%。此外,继续教育服务板块及教育资源和数字工场成为新增长曲线。2017-2019年,继续教育服务收入分别为0.44、0.59、0.7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1.42%;同期,教育资源和数字工场收入分别为0.56、1.21、1.4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2.57%。

未来,在强市场竞争力下,东软教育的发展或将进一步提速。有分析指出,东软教育未来会迎来三个相对确定的业绩释放时点:

一、学校扩容:在其早前IPO招股书的融资用途中,展示了明确的扩建计划。大连、成都及广东学院的容量将分别增加47.6%、62.5%、51.6%,预计可增加17000余个床位容量,首期工程预计会于今年9月前交付。

二、定价提升:三所高校所在的辽宁、四川及广东省均已实现学费备案制。一直以来,东软教育有较高的定价能力,随着学费提升自主权放开,公司的内生增长确定将增强。

三、轻资产扩张:去年上半年,东软教育共与74所院校开展了158个专业共建项目(含26个实训项目),覆盖约万名学生。此外,还与14所院校签订了24个专业共建项目的合同,向13所院校输出教育台、教育内容与实验室解决方案。同时,公司已在沈阳、大连、广州等地建设了12个数字工场交付中心,共能容纳5700名学生进行实训训练。

基于东软产业优势及20年的教育实践经验,东软教育3+N的轻资产发展模式,得到了进一步夯实,取得亮眼的市场表现。据公开报道,东软教育或考虑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在没有重资产投入的情况下,探索由东软教育托管地方院校并独立运营学校的轻资产模式,为各地区数字经济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的合作共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