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对于存储厂商来讲,在居家办公、在线教育以及线上娱乐的带动下,数据中心成为财报增长的主要发力点。
一直以来,作为新兴技术型标杆企业,青云QingCloud在疫情爆发期间也交出了完美答卷,他们始终坚持技术创新摆在首位,不断提高产品的性能。近期,青云QingCloud正式宣布全线升级存储产品线——QingStor,包括NeonSAN、对象存储、文件存储和融合存储四款产品。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产品全部为自主设计和研发,且经过公有云和私有云大规模验证。
立足长远
分布式存储正因场景而产生巨大增长
青云QingCloud不仅是云服务厂商,还是企业级ICT服务商,其实早在2015年7月发布QingStor对象存储开始,他们就进行了存储产品线的布局,从今天来看这种战略眼光算是超前的。
"现如今,企业内部分布式存储部署的占比越来越重,甚至在一些企业里超过了传统存储。"发布会上,作为QingStor存储产品线研发负责人,王煜表示,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来源于过去10年里,包括移动互联网、大数据、5G、AIoT等新兴技术应用场景对于存储提出新的需求。比如对高容量的需求,对更复杂场景(如云计算)的需求,分布式存储正因为场景的不同而产生巨大的增长。
王煜认为,过去10年企业级存储市场正发生深刻变化,主要有两大趋势:第一是分布式存储正在经历快速的增长时期。据IDC 2019年市场预测报告显示,无论是对象存储、文件存储还是块存储,在未来几年里都会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第二是全闪存储逐渐成为主流。据IDC市场报告显示,全闪存储在所有采用存储的企业里,几乎已经占80%的使用率,并且从现在往后,几乎每年都将保持50%的年均增速。他们做过一个计算,按照存储关键性能指标IOPS计算,每单位IOPS对应的价格,比较企业SSD和企业级磁盘,其价格到目前为止不相上下,这也是企业采用全闪存储最主要的驱动力。
正是基于该判断,青云QingCloud从2012年便开始推出第一个版本的云计算产品,而且坚持在存储的底层坚持采用完全自研的方式。在云时代专为企业核心业务打造,它本身是一个天然的分布式架构,可以支持云原生应用,同时还可以无缝对接传统IT中的核心数据库,与稳态应用也可以做到无缝的兼容,广泛适用于公有云、私有云以及混合云的环境。
"作为底层存储引擎,可以说QingStor是'为云设计、为云而生'的一款产品。"王煜介绍,到目前为止,QingStor产品家族里有四款专业存储产品,共同支撑市面上几乎全部主流的云计算产品,包括VMware虚拟化平台、OpenStack云平台,还包括目前容器领域最火的Kubernetes容器平台。
聚焦可控
从零开始,自主设计、自主研发、安全可控
在全球经济因疫情而影响的大背景下,存储市场自然无法"独善其身",尤其是当外部环境变得更加复杂时,对自主可控的存储设备提高了门槛和要求。
"QingStor全线产品特别强调自主设计这一点。"在王煜看来,目前的市场上,有相当一部分分布式厂商,是基于开源的分布式存储作为底层,做二次封装和二次开发。而QingStor有本质的不同,从架构设计阶段,就采用了自己的架构设计理念,完全没有参考当下开源的存储架构,之所以要选择自研这条非常艰难的方向,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他们发现企业核心业务上云,对于存储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这个严格不仅仅是像传统存储对性能、稳定性的要求这么简单,更多的是云计算中复杂场景下对于安全性、隔离性、大规模水平扩展能力的要求。市面上很多主流的开源存储,没有一款能够完全满足上述所有要求。
第二,他们希望作为一家中国企业,能够为中国客户提供全栈自主可控的优质产品,从而消除企业对数据安全的顾虑。目前,这四款产品每一款都是在架构设计时采用独立的设计方法,QingStor的设计完全不同,每一款存储产品都是独立进行架构设计和开发,他们把存储场景分为热数据、冷数据、温数据以及混合场景,去掉本地文件系统,提高协议转换效率等方法,打造一款拥有极致性能的分布式SAN存储产品。
王煜还透露,到目前为止,市面上能够稳定、快速地跑Oracle RAC的,几乎全都是传统存储。而在分布式存储里,QingStor NeonSAN应该是第一款,也是唯一一款能够很好支持Oracle RAC的存储产品。
平台升级
为了更好的管理更易的运维
要说做存储,QingStor是后来者。青云QingCloud (qingcloud.com)最初做云服务时,有大量云平台的客户提出了存储的需求,这样对青云QingCloud在存储端有了很多积累。同时,他们很好的抓住了分布式存储必将取代传统集中式存储这一大势趋。
在这次新版本发布里,他们还全新升级了管理平台Portal 3.0。这次升级的核心改进有三点:第一,加入对象存储的管理,实现存储后台的统一管理,即用同一个管理后台管理所有存储产品。第二,在新版本的管理平台里,运用了很多创新的图形元素的方式,增强企业运维人员对存储的理解。第三,增加了硬盘健康状况预警功能,帮助运维人员在硬盘发生故障之前,提早预测系统内部可能发生的故障。
无论是从产品定位, 还是架构设计原则,我们欣慰的看到,国产存储厂商正在迎来新的变化,那就是像青云QingCloud一样旨在打造一个云计算基础架构下更加灵活、易用的存储产品家族,帮助更多类型的应用平滑上云,享受到更好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带来的便利,这才是云计算真正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