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是指通过人工智能辅助或代替人进行汽车驾驶行为,因此智能驾驶功能包括辅助驾驶功能与自动驾驶功能。亿欧智库认为,2022年之前,智能驾驶行业竞赛处于技术与方案比拼的上半场;而2022年之后,智能驾驶行业进入了以商业“量产”应用为核心的下半场。
(相关资料图)
渗透率与规模持续上涨,智能驾驶功能已成为行业焦点
自2020年起,随着技术的成熟以及消费者对于智能电动汽车的青睐程度持续高涨,中国智能电动汽车销量逐年攀升,亿欧智库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电动汽车销量将达到592万辆。不仅如此,中国汽车智能驾驶功能渗透率也在不断提升,亿欧智库预测2025年中国汽车智能驾驶功能渗透率将达到72%。
在2021年8月,中国市场监管总局于发布了国家标准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并于2022年3月实施。政策的持续关注、技术的不断迭代以及消费者对于智能电动汽车的接受度与购买意愿的增长,加速了主机厂对于汽车智能化功能的发展与布局。其中,智能驾驶功能作为汽车最具代表性的智能化功能已然成为主机厂智能化发展的核心领域。
现阶段,随着新势力与传统车企智能化的深化发展,智能驾驶功能加速上车,其中部分以智能化为企业特色的新势力车企已经实现智能驾驶功能的规模化搭载应用。主机厂欲通过对智能驾驶功能量产应用的加码,使其通过智能驾驶功能的搭载实现车型销量与智驾领域的弯道超车。
智能驾驶市场已进入下半场,“量产”成为核心词
2022年开始,智能驾驶行业已经出现不止一家自动驾驶企业通过功能与场景下探的方式为主机厂提供辅助驾驶的量产应用解决方案。而辅助驾驶企业也正在寻求主机厂合作以获得产品上车机会和商业化收入。同时,以AI技术见长的算法类公司希望寻求项目落地突破,而软件创业公司希望通过功能量产应用摆脱“缺乏量产经验和工程化落地能力”的标签。可落地的量产解决方案已逐渐成为国内智能驾驶企业们的一致追求。
如果说智能驾驶企业发展是一个需要长期锤炼的过程,那么“量产”就是中国智能驾驶企业升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试金石。
目前中国智能驾驶功能量产应用的市场进程如何?哪些企业正在参与其中?
智能驾驶企业玩家的技术路线布局是怎样的?是否可以经得起商业化量产的检验呢?
哪些智能驾驶功能已经实现了量产?典型的企业是哪些?典型的车型又是哪些?
未来,哪些智能驾驶功能优先实现量产落地?哪些企业可以克服挑战,抓住机遇呢?企业又该如何用好这块“试金石”呢?
亿欧智库计划通过专题报告为智能驾驶行业提供解疑答惑
基于以上思考,亿欧智库正在撰写《2022中国智能驾驶功能量产应用研究报告》。
本次报告的研究将以“量产”作为智能驾驶功能分界线,聚焦于已经实现量产应用的智能驾驶功能。将对不同场景(行车、泊车)、不同智能化级别(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已实现量产应用功能的市场、技术特征、参与企业、发展模式进行深度研究与详细解读。
以下为《2022中国智能驾驶功能量产应用研究报告》的详细内容框架:
报告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为2022中国智能驾驶功能量产应用市场综述、2022中国智能驾驶功能量产应用市场发展现状、2022中国智能驾驶功能量产应用市场发展趋势。
第一部分:对“智能驾驶”进行研究界定,结合智能驾驶功能市场发展历程与技术演进,对智能驾驶市场发展驱动因素进行分析。通过产业图谱的方式将市场参与企业进行分类呈现。
第二部分:对智能驾驶市场玩家布局进行分析,并将智能驾驶量产功能通过场景划分按照“行车”与“泊车”进行功能与案例分析,同时涵盖行泊一体、主动安全等智能驾驶功能相关技术与解决方案解读。最终对智能驾驶功能各细分场景的市场渗透率进行预测。
第三部分:首先对智能驾驶功能量产应用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包括对即将迎来量产应用功能的预测以及相应企业发展规划的分析。其次对于智能驾驶行业发展进行预测,包括机遇与挑战、政策、竞争格局、商业化等。
本份报告预计将于8月份在亿欧官网进行公开发布(www.iyiou.com),敬请关注。
报告撰写过程中,将通过案头研究对技术性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行业专家以及企业高管访谈的方式进行市场与企业研究;通过实地考察与产品体验的方式,对企业产品方案进行解读。
亿欧智库希望与更多智能驾驶领域的供应商与主机厂建立联系,努力使更多智能驾驶功能量产方案与合作案例在报告中得以体现。与此同时,亿欧智库也诚邀智能驾驶领域的协会、专家、研究机构等能人志士参与其中,共同探讨行业与技术领域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