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期间,江苏省内大部分市民选择了“本地过节”,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本地化消费势头强劲。为进一步了解江苏消费者在“五一”假期期间的消费体验,江苏省消保委根据“江苏消费网”舆情监测信息,结合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和同程旅行数据,对4月30日—5月4日期间消费舆情进行了分析,并于5月5日发布。
餐饮消费渐现“烟火气”
露营火爆“出圈”
全省餐饮和旅游消费呈以下几大特点:餐饮消费渐现“烟火气”;露营火爆“出圈”,乡村民宿持续升温;周边游仍占“C位”,户外景区受青睐;亲子消费受关注,文化旅游成新趋势。据同程旅行数据,南京莫愁湖入围了全国周边游热门景区前五名,南京博物院入围全国热门博物馆榜单前五名。
“五一”假期,江苏省消保委共计受理维权诉求5045件,其中咨询185件、投诉4860件,分别占接收总量的3.7%、96.3%。与往年相比,投诉纠纷量没有明显增加,网购、院线、直播购物、旅游出行等方面成投诉热点。
舆情信息关键词云
接到涉及网购的投诉达1037件,占比20.6%。主要问题有:快递物流延迟引起退费争议;部分网购渠道维权难;预售商品引争议;售后服务不到位。
直播售货方面,共接到投诉83件。一是直播带货质量难保障;二是售后维权难。生产销售方不履行7天无理由退货规定;消费者退货维权时,无法有效联系商家或厂商,没有退换货途径,甚至出现“直播间”消失等情况;三是宣传不实等情况客观存在。
网红打卡“滤镜”重
露营热临时加价
全省消保委系统共接到涉及热门旅游点相关联的投诉达189件。网红打卡点系列问题如网红打卡点“滤镜过重”,实际消费体验并不符合预期;缺乏实质性内容,过分注重了宣传噱头,同质化商业化严重;打卡点游客承载能力有限,游客数量过多,景区服务设施需要进一步更新;露营热度攀升引发消费问题,如商家临时加价,存在隐形费用等。
省消保委建议,周边游、本地游的“露营热”、“野餐热”,在带动帐篷、餐垫等相关产品销量上涨的同时,也要关注其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人员聚集风险。面对文旅市场新消费业态、新消费产品,景点在加强自媒体宣传和网红引导的基础上,应当提供更灵活、多样的服务。
此外,省消保委系统共接到涉及文娱消费的投诉有21件。院线方面少量投诉集中在3D眼镜的购买使用未提前告知;电影票退改签问题。密室逃脱等新型文娱项目的消费纠纷主要是退费难;部分剧本杀或者密室逃脱经营者推出预充值服务,卡内余额退费不易。此外,一些密室门店的商家规则告知不清,事前风险提示告知较为随意,甚至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越是“网红”越要“爱惜羽毛”
消费者网络发声切忌盲从
省消保委分析,本次舆情热点呈现“新旧交替”的特点,既有新型消费,也有“老生常谈”。建议聚焦新型消费,与时俱进破难题;关注消费常态,层层推进促提升;监管引导并行,多方出力促公平。
省消保委建议,对于假期多发、易发舆情的领域,建立并完善应急处置方案,提前安排部署,明确工作重点,把舆情防范“端口迁移”,也让监管“治标也治本”。
作为企业,追逐利益的同时更要肩负起社会责任,越是“网红”越要“爱惜羽毛”,要守好“底线”。作为消费者,也是网络发声者,避免“人云亦云”,切忌盲目跟从,做到理性消费,审慎发声,自觉规范自身行为,积极正确表达诉求。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燕)